![]() |
京族 东兴信息网,发表于:2010-9-10 23:02:47 |
京族的祖先是15世纪以后,陆续从越南涂山等地迁来,清光绪元年(1875),氵万 尾岛京族乡约中说“承先祖父洪顺三年贯在涂山,漂流到此……立居乡邑,壹社贰村,各有亭祠”。洪顺三年即公元1511年,正是中国明朝武宗正德六年,可见,迁到氵万 尾的一部分京族,至少有400多年的历史。
人口较多的刘、阮二姓的祖先原住越南吉婆(译音),后迁到越南涂山沿海打渔为生。有一次,他们在北部湾追捕鱼群来到巫头岛,见这里荒无人烟,又有较好的渔场,便定居下来,至今也有四百多年的历史。
京族的祖先从越南迁来后,最先居住在巫头岛和江平镇附近的寨头村,后来才逐渐向氵万 尾、山心、潭吉等地发展。
京族在历史上称“京”族,或称“越”族。解放初期曾称为越族。1958年5月成立东兴各族自治县时,根据该民族的意愿,经国务院批准,正式定名为京族。
京族有自己的文字和语言,即喃文化。字喃双称“喃字”,是京族人在15世纪时参照汉字创造的本民族文字。直到50年前,京族人仍在歌本和宗教典籍中使用“字喃”。据调查,“喃字”是京族移居到巫头、氵万 尾、山心岛后,不懂汉语,用越南语又不能与地方语言交流的情况下,为方便交流,京族先辈们借鉴汉字的构字法,结合京语主间以及汉字表间表义而创造出来的,如三写作巴,五定作“南五”,左边表音,右边表义,独自创造了“喃字”作为本民族的文字交流。如用于书信,谈情说爱、故事、民歌、格言、谚语等过程都用“喃字”进行书写和交流,“喃字”是京族独创民族文字,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进步,与各民族的交往增多,京族人逐渐汉化,接受了本地语言“白话”(粤语方言)和汉语,“喃字”文化被年轻一代人淘汰而不受用,随着社会、经济、文化的发展,京族人的生活方式、服装、用语也随之变化,用“喃字”文化在本民族中记载交流也逐渐减少了。目前,京族只有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才能懂得“喃字”的书写、读音及用意。
京族妇女着菱形遮胸布,外穿窄袖紧身对襟无领的短上衣,长而宽的黑色或褐色裤子,外出时,加穿窄袖的淡色长外衣,喜戴耳环。少数妇女还保留染黑齿和“砧板”的风俗。男子则上衣长及膝盖,窄袖开胸,腰间束带。现在除部分老年妇女外,大多与邻近的汉族的服装大致相同。
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 “哈”节(歌节),又称“唱哈“节。氵万 尾是农历六月初十,巫头为农历八月初一,山心为八月十日,红坎是正月十五日。哈节在哈亭内举行。哈亭具有独特的民族建筑形式。除用作唱哈外,还立有全村共同敬奉的神像、神位和各姓的祖先牌位,是祠堂。神庙和娱乐场所三位一体的建筑。节日那天,全村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,云集哈亭前举行迎神、祭祖、“唱哈”等活动。祈保生产、人畜兴旺,并聘请业余歌手“哈妹”歌唱及进行其他文娱活动。
回复 |
www.538100.cn©东兴信息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/许可证号:桂ICP备07003839号-4 桂公网安备45068102000016号
东兴信息网,东兴市房产信息,东兴供求信息,东兴人才网,东兴红木批发市场,东兴旅游画报,东兴企业名录,东兴知道,东兴论坛,东兴网,东兴热线,东兴市生活信息免费发布平台
东兴信息网(www.538100.cn)联系人:黄先生13788103312 | 营业时间:09:00-17:00(周一至五) | 营业地址:东兴市新华路147号